2005年5月16日 星期一

沿革故事

1915年,鍾理和生於屏東高樹,18歲時,協助父親鍾鎮榮(鍾蕃薯)至美濃經營農場,與當地的農場女工鍾台妹相戀。由於同姓「鍾」,不被傳統允許,加上自身對中國的嚮往,1938年至滿洲奉天(今中國瀋陽)考取自動車駕駛執照後,遂於1940年回臺領臺妹赴滿洲,為了見證「真正的中國」,1941年舉家遷居北平(今中國北京)。1946年回台時,不慎在難民船上染上肺結核,1947年發病後住進台大醫院,日記載有他見證二二八事件的紀錄。是年10月,轉往松山療養院休養,1950年5月至6月接受兩次手術,拿掉七根肋骨,10月病情好轉,重返美濃。1951年起,鍾理和長住高雄美濃笠山下,由於大病一場,身體已顯孱弱,無法應付粗重工作,經濟重擔由妻子鍾台妹一肩扛起,鍾則在身體比較舒服的狀態下,持續寫作志業,為1950年代的美濃留下了珍貴的農村書寫。1960年,鍾理和肺疾復發,咳血在修改中的文稿〈雨〉上,結束了他短暫的一生。

1960年,靠著未曾蒙面的文友,鍾理和念茲在茲的長篇小說《笠山農場》總算付梓,完成遺願。一九七年代鄉土文學盛行時,成功大學張良澤教授於編纂了第一部台灣作家全集《鍾理和全集》(遠行,1976),讓他的作品受到重視。鍾理和以根基於現實的文學理念,書寫農村莊稼、批判封建傳統、搜集客家俗諺,受到文壇大力推崇,有「台灣鄉土文學之父」之稱。

為紀念這位「倒在血泊裡的筆耕者」,1980年由文壇巨擘、地方人士集資籌辦「鍾理和紀念館」,1983年一樓落成啟用,1986年二樓完成,為台灣首座平民文學家的紀念館。1989年財團法人鍾理和文教基金會成立,擔負推展鍾理和文學的任務。1995年起,基金會開始承辦一年一度的笠山文學營,每年吸引諸多舊雨新知在作家的故鄉相聚,已成為南台灣代表性的文學營。1996年高雄縣政府更於紀念館周圍,挑選節錄三十多位台灣作家作品立於石碑,台灣第一條「台灣文學步道」就此誕生。2000年,以「台灣第一所農村型社區大學」為號召,基金會開始經營高雄縣旗山區社區大學(現改名為旗美社區大學)。鍾理和的文學遺產在各方人士的大力推動下,逐漸落地生根、成長茁壯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